今年是十堰市鞏固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的關鍵之年。12日上午,2022年十堰市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新聞發布會在市創文辦會議室舉行。會上發布了十堰市爭創全國文明典范城市重點工作,介紹有關情況,并現場回答省市媒體記者提問。
文明典范城市是文明城市的“升級版”
全國文明城市是體現一個城市文明程度、綜合實力和整體水平的最高綜合性榮譽,是最有價值的無形資產和最珍貴的城市品牌。
2021年,中央文明委決定,在第七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周期中,選取部分有較強示范引領作用的全國文明城市,先行開展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試點工作。
文明典范城市是文明城市的“升級版”,如果說全國文明城市是“文明高地”,那么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就是“文明高地”中更具影響力、輻射力、引領力的“文明高峰”。
“一二三四五六七” 我市明確創建工作目標舉措
今年我市創建文明典范城市工作思路目標、任務舉措可以簡要概括為“一二三四五六七”:
一是始終緊扣一個主題
讓城市更文明,讓人民更幸福。
二是奮力實現兩大目標
全國文明城市高水平如期復牌。
全國文明城市年度綜合測評保持全省、全國前列。
三是打好打贏三場戰役
打好為民利民惠民創建持久戰。堅持從群眾最關心的領域創起、最歡迎的事情做起、最不滿意的問題改起,以群眾滿意為最高標準,推動全民參與、共建共享,市民群眾對城市創建參與率、支持率、滿意度保持在99%以上。
打好全國文明城市復牌決勝戰。全力實施思想道德、文明風尚、文明實踐、文明創建、政務環境、法治教育、公共服務、城市治理、公共安全、生態文明“十大提升行動”,確保全國文明城市高水平如期復牌。
打好全國文明典范城市創建主動戰。把握“立高峰、樹標桿”的創建定位,聚力實施理想信念堅定、文明程度領先、經濟高質發展、生態文明良好、政治廉潔高效、文化繁榮厚重、社會和諧穩定、治理效能提升、群眾高度認可、工作常態長效等“十大爭當典范行動”,打造多條多點城市文明會客線路及品牌,為創成全國文明典范城市搶占先機、贏得主動。
四是鞏固完善四項長效機制
創文包聯機制。固化市四大家領導聯系社區創文工作制度,優化市直單位包聯社區創文工作方案,定期開展“足印社區?戶戶走到”主題創建活動。
文明勸導周制度。每月制定文明勸導志愿服務方案,每周五下午機關企事業單位組織志愿者下沉包聯社區開展志愿服務?;顒娱_展情況每月通報一次,結果作為季度測評、精神文明建設系列表彰的主要依據。
月調度季考評機制。每月初下發重點工作清單,召開專項工作調度會;每季度開展市域文明指數、城市管理考核兩項測評,成績公開通報,作為年度綜合目標考核主要依據,與精神文明建設系列表彰、城市管理獎補資金掛鉤。
志愿服務網格化制度。將城市重點區域劃為若干網格,統籌市、區兩級志愿者力量精準入格。將每月最后一周星期五定為網格化志愿服務日,組織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實行守格巡格一體化,確?;顒娱_展常態長效。
五是扎實開展五大專項行動
針對2021年度國衛復審、創文省測和國測反饋的突出問題,集中開展五大專項行動,切實解決短板問題。
公共設施補短板專項行動。重點對社區(行政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居民小區(含城中村)、背街小巷、農貿(便民)市場、主次干道、鎮村等進行對標整改,確保6月底前完成各項補短板整改任務。
突出不文明行為整治專項行動。堅持德法兼治、懲防并舉,重點整治“亂扔垃圾”“隨地吐痰”“亂扔煙頭”“亂停亂放”“亂貼亂畫”等五大突出不文明行為,有序根治影響城市形象的頑疾陋習。
“門前三包”常態化專項行動。重新明確“門前三包”責任主體和責任區域,壓實包衛生整潔、包綠化美化、包公共秩序“三包”任務,做到責任無盲區、門店全覆蓋、管理常態化。
志愿服務網格化專項行動??茖W細分網格,定人定格定責,全員培訓上崗,規范文明勸導,引領城市文明。
網申材料提升專項行動。健全完善“月初安排部署、月中督辦檢查、月末收集匯總、季度對標梳理、半年集中會審、報前精選細審”工作機制,推進網申材料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制度化。
六是培育打造“六個十堰”工作品牌
文明實踐·理響十堰。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傳播新思想、弘揚新風尚的重要舞臺陣地作用,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讓信仰堅定成為十堰全城全民的第一文明素養,讓忠誠成為政治生態的最鮮明底色。
好人之城·德行十堰。常態化選樹宣傳“十堰好人?楷?!薄靶聲r代好少年”,不斷壯大“十堰好人庫”,培育推薦更多“湖北好人”“中國好人”。打造“十堰好人館”和“一城好人”品牌,舉辦第八屆十堰道德模范頒獎典禮。
志愿之城·大愛十堰。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推廣“點單、派單、接單、評單”模式,構建15分鐘服務圈,推動志愿服務制度化、常態化、精細化、品牌化。
文明會客·“典”亮十堰。堅定城市文明自信,廣交友好城市結對共建、共同提升。圍繞“爭當十個典范”目標,挖掘培育推介一批在全國有影響力的創建工作品牌,精致呈現十堰創建特色。叫響國家“兩山”實踐創新基地金字招牌,拓展綠色系列創建品牌,打造城市生態文明會客廳。
十星創建·新風十堰。擦亮“十星級文明戶”全國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品牌,延伸拓展“十星+”創建,提升“人情新風”“家規家訓進萬家”等活動品牌,規范壯大群眾自治組織,推進移風易俗,培育文明新風,助力鄉村振興和社會治理。
文明交通·暢行十堰。開展綠色出行、文明駕駛、文明停車等系列宣教活動。推動交管、城管、運管聯合執法,實現管人管車同步。采取“敲門行動”等措施,擦亮“禮讓斑馬線”品牌。通過建立智能交通系統、建設城市微循環路網和停車場、合理施劃停車泊位等措施,破解“停車難”問題。
七是建好用好七支工作隊伍
打造“任勞任怨任功、認真較真求真、精準精細精致”的骨干創文隊伍。
建強理論政策宣講、文化文藝服務、助學支教、醫療健身、科學普及、法律服務、衛生環保、扶貧幫困等“8+N”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伍。
科學調度使用好城區2萬名網格化志愿服務隊伍。
培訓提升城區600名點位文明勸導員隊伍。
培養300名以上文明觀察員隊伍。
組建由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勞動模范、巾幗標兵等組成的先進模范宣講隊伍。
建設政治過硬、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網絡文明傳播隊伍。(記者 吳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