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7日上午,十堰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舉辦新聞發布會,對十堰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實施“畝產論英雄”推進土地集約高效可持續利用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進行解讀,對其出臺背景、主要內容進行了介紹。
《意見》明確了土地節約集約高效利用總體要求和目標,建立“四大機制”推動土地資源更集約、更高效、更可持續利用,旨在進一步推動實現土地資源合理配置,最大限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產出率,為全市“經濟倍增 跨越發展”提供高質量土地資源保障。
建立“畝產論英雄”綜合評價機制。定期開展分層評價,市政府負責對各縣市區、各類開發區節約集約用地進行評價,各縣市區政府(管委會)負責對工業企業節約高效用地進行評價。實施分類考核,分別明確對各縣市區、開發區和工業企業重點考評指標。強化結果應用,考核結果納入各縣市區黨政領導班子年度政績考核完善獎懲機制。
建立“聚焦發展”引導保障機制。新建工業項目一律進園區,全面推行新增工業用地“標準地”帶建筑方案出讓,實現“交地即交證、拿地即開工”。提升工業用地經濟密度,對新出讓工業用地明確容積率、畝均投資、畝均稅收及相應違約責任,并組織進行達產復核,對不達標企業暫停優惠政策,限期整改。加大存量土地消化處置力度,嚴格落實新增建設用地指標與存量土地盤活掛鉤制度,引導建設項目優先使用存量土地。對未完成消化處置任務的縣市區,次年暫停一般項目用地審批。編制招商引資推薦用地目錄,制作存量建設用地招商地圖,推行“云上選地”服務,吸引優質項目投資。
建立“挖潛增效”開發利用機制。鼓勵企業建設多層廠房,租賃使用政府投資建設的停車場、大型堆場等公共服務設施,鼓勵地下空間合理開發利用。支持企業“零增地”技改,允許“零增地”技改項目先建后驗,按需報審。提高工業用地開發強度,著力提升容積率2.0以上項目的比例,每年對各地新落地項目投資建設情況進行考核。
建立“聯合監管”全流程管控機制。實行項目聯審監管,市發改、自然資源和規劃等聯席審查參與部門對新上工業項目情況進行同步論證。實行土地全流程管理,強化措施保障項目落地,實行市、縣政府承諾供地,嚴格實行凈地出讓,土地出讓后,按照“誰提出、誰監管”的原則,開展巡查跟蹤監管。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市政府建立“畝產論英雄”聯席會議制度,各縣市區人民政府作為責任主體,扎實推進“畝產論英雄”相關工作。(記者 吳楠 通訊員 肖淮)